珍珠港裡風雲湧 自此美日動兵戎
對戰在太平洋中 最怕是神風特攻
航母盡出令敵驚 俯衝轟炸氣勢猛
運籌靠名將統領 戰場大兵勇搏命
情蒐得宜立大功 上下齊心勝利迎
願世間永無戰爭 世界大同天下平
********************* *********************
本片是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電影,其實這是舊片重拍,早在1976年好萊塢就拍過以中途島戰役為題材的電影,片名也是叫Midway,當年也是大製作的大堆頭電影,演員表一字排開都是當年的大明星:卻爾登希斯頓、亨利方達、勞勃米契、詹姆斯柯本、勞勃華納~蝦密?這些人你們都沒聽過?嗯,那代表我真是博學多聞,絕對不代表我年紀大·······
國小時我在老三台看過這個版本的「中途島」,有戰鬥機、、轟炸機、航空母艦、驅逐艦,海戰有魚雷炸出沖天水花,空戰有機關槍噠噠噠射個不停,還有轟炸機從高空一路嗡嗡嗡俯衝投彈,對小學生而言真是大開眼界,從此愛上看戰爭片。
但我對本片印象最深刻的是電影終了跑工作人員表的配樂,那是一段以小喇叭為主旋律的進行曲,曲子不長但聽了精神特別振奮而且覺得前途一片光明,看完本片還去唱片行找到電影配樂卡帶(不知道卡帶是什麼的人~唉,我不想面對~),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配樂作曲者是大名鼎鼎的 John Williams,隔年他就為「星際大戰 」譜出經典主題曲,想來我當年還真是慧眼識英雄呢!
但我對本片印象最深刻的是電影終了跑工作人員表的配樂,那是一段以小喇叭為主旋律的進行曲,曲子不長但聽了精神特別振奮而且覺得前途一片光明,看完本片還去唱片行找到電影配樂卡帶(不知道卡帶是什麼的人~唉,我不想面對~),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配樂作曲者是大名鼎鼎的 John Williams,隔年他就為「星際大戰 」譜出經典主題曲,想來我當年還真是慧眼識英雄呢!
你們是否覺得前面兩段有點倚老賣老? 對,沒錯,我是故意的~~好啦好啦,以下言歸正傳:
這部重啟版的 Midway 找來災難片「2012」、「明天過後」的末日導演 Roland Emmerich,他的電影以絕對有大場面聞名,拍這種戰爭片當然是小case,而且現在電腦特效技術這麼進步,要炸幾艘航空母艦都不是問題。
不過人家導演說他有仔細考證,拍片盡量忠於史實,的確,電影中的角色都是真實有所本的,比1976年版主角用虛構人物好些,而且以前的特效科技沒那麼發達,很多轟炸的場面是直接把紀錄片剪進電影中,雖然一定寫實但未免不夠誠意。
既然這是一部美國導演導的電影,想必可以預期一定充斥滿滿的愛國情操,免得又像「登月先鋒」的導演一樣,只因用不到五秒掃過美國國旗,又用遠景拍得小小的,就被川普在推特上靠北他不愛國,有夠衰的。
本片是從珍珠港被轟炸開始,美國被日本甩了這麼一巴掌,之後亟欲反擊扳回顏面,而中途島之戰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爭反轉劣勢的關鍵戰役,當時美國以三艘航母對上日本四艘航母,而且戰機、彈藥裝備還比日軍差( 有很多魚雷擊中目標居然會斷成兩截還不爆炸),詳細資訊可以google一下維基百科,你會覺得美國獲勝有部份是靠運氣,部份靠情報蒐集判斷正確,另一部份是靠轟炸機飛行員的膽識。總之,因為這次的勝利重創了日本海軍戰力,也奠下日後盟軍贏得戰爭的基礎。
不過人家導演說他有仔細考證,拍片盡量忠於史實,的確,電影中的角色都是真實有所本的,比1976年版主角用虛構人物好些,而且以前的特效科技沒那麼發達,很多轟炸的場面是直接把紀錄片剪進電影中,雖然一定寫實但未免不夠誠意。
既然這是一部美國導演導的電影,想必可以預期一定充斥滿滿的愛國情操,免得又像「登月先鋒」的導演一樣,只因用不到五秒掃過美國國旗,又用遠景拍得小小的,就被川普在推特上靠北他不愛國,有夠衰的。
本片是從珍珠港被轟炸開始,美國被日本甩了這麼一巴掌,之後亟欲反擊扳回顏面,而中途島之戰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爭反轉劣勢的關鍵戰役,當時美國以三艘航母對上日本四艘航母,而且戰機、彈藥裝備還比日軍差( 有很多魚雷擊中目標居然會斷成兩截還不爆炸),詳細資訊可以google一下維基百科,你會覺得美國獲勝有部份是靠運氣,部份靠情報蒐集判斷正確,另一部份是靠轟炸機飛行員的膽識。總之,因為這次的勝利重創了日本海軍戰力,也奠下日後盟軍贏得戰爭的基礎。
既是戰爭電影,文戲就不會太多,觀影重點當然是在精彩的戰鬥場面,尤其轟炸機俯衝飛向航空母艦,導演用主觀視角,所以我們和飛行員一樣,透過機槍準星看到一堆迎面而來的高射炮火,再配上逼真的音效,每段空戰戲都會讓人腎上腺素狂飆,挺過癮的。若要說電影有什麼缺點的話,大概就是因為導演想盡可能交待中途島之戰全貌,故事線太多人物繁雜,感覺無法深入刻劃每個人物,有點可惜。至於滿滿的愛(美)國氛圍可能會讓某些人反感,但這種戰爭片其實還肩負勞軍的功能,會在全球美軍基地放映,本來就有負責提振士氣的任務,就像去年的「潛艦獵殺令」一樣,阿不然近幾年美國大兵在全世界都不太受歡迎,不提振士氣的話,萬一大兵們悶出毛病天曉得會出什亂子,他們手上有槍耶!
此外,片頭一開始就出現一堆中國電影公司的名字,使人了解這是一部有中國資金的電影,難怪導演要安排杜立德率隊轟炸東京之後跳傘到中國這一段,其實這整段就算剪掉也不會影響劇情,硬要放進電影是有點突兀,但是為了迎合出錢的中國金主,導演大概也不得不這麼做吧?
有些台灣網友說看到電影片頭滿滿的中資logo就不舒服,我只能說,中國正在經濟崛起的浪頭上,我們每天的食衣住行育樂都跟中資脫不了關係,就把他們想成老人斑好了,當你上了年紀免不了會看到身上有各種斑,只能想辦法與它共存,久了就習慣了,要完全除斑是不可能的事啦!
有些台灣網友說看到電影片頭滿滿的中資logo就不舒服,我只能說,中國正在經濟崛起的浪頭上,我們每天的食衣住行育樂都跟中資脫不了關係,就把他們想成老人斑好了,當你上了年紀免不了會看到身上有各種斑,只能想辦法與它共存,久了就習慣了,要完全除斑是不可能的事啦!
我倒覺得看完電影彷彿是複習了一堂歷史課,以前歷史課本裡提到的地名、人名就活生生地呈現在大銀幕上,連一起去看的女兒都說:「我覺得上歷史課應該都要先放相關事件的電影給我們看,然後老師再講解,這樣我就記得住了」對,她就是那種史地科目成績不好的學生,然後每次看到有關歷史事件的電影就會發出這種感慨。
總的來說本片算是不錯看的電影,卡司陣容堅強,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主角級演員,爆炸和戰鬥場面可能大得有點誇張,但劇情忠於史實,尤其除了美、日兩國明的實體戰之外還有抬面下的情報戰也很精彩,家裡有在學學生的話很適合親子一同觀賞,大家都來把二戰歷史複習一遍,然後看完電影能夠體認到:戰爭無情,子彈不長眼,維持世界和平真的是很重要的事!

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回覆刪除日本航母甲板竟然用木頭 (從台灣搶去的?), 還畫了個大大的紅太陽, 正好讓老美戰機穿甲彈練靶, 一炸就穿入彈藥庫引發大爆。
回覆刪除鮮活有趣好文!
回覆刪除From Googling, the following insightful quote by Nimitz was found: "A ship is always referred to as 'she' because it costs so much to keep one in paint and powder."
回覆刪除A few insightful words about Nimitz's character: ".....Nimitz became a rear admiral in 1938, and had served as chief of the Bureau of Navigation in Navy Headquarters since June 15, 1939. There he gained a reputation for hard work, zealous attention to detail, efficient organization, strict conformity to official form, as well as mature and ethical judgments. He had hoped for a sea command, but perforce accepted another desk job with no complaint.
刪除Gordon W. Prange, Miracle at Midway (1982), p. 10
He graduated seventh- that mystic, lucky number- in the Annapolis Class of 1905. Already his classmates had him fairly well pegged. "Possesses that calm and steady-going Dutch way that gets to the bottom of things," read the Naval Academy's class book, Lucky Bag. ..."
A very insightful, worth reading summary about Admiral Nimitz as a person: https://en.wikiquote.org/wiki/Chester_W._Nimitz
回覆刪除